首页 > 行业资讯行业资讯

破云而出的永远是光—转型育新机 变革开新局

浏览次数697009/05/2020  
破云而出的永远是光

——转型育新机 变革开新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孙瑞哲
2020年8月20日
中国服装论坛
  本届中国服装论坛主题聚焦“大变革:信心与行动”,表达了中国服装产业面对发展中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刺破迷雾、厘清方向、探索路径、保持定力的愿景与决心。
  破云而出的永远是光。理性的思想,深刻的洞见,是照亮产业未来之路的璀璨光源。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追寻破云而出那束光的大家致以诚挚的敬意!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改革开放以后的强势崛起,无先例和规律可循,而是事在人为、顺势而为。产业的未来,在生存与发展、当下与未来、自身与社会、国内与国际的关系交织中,无人敢言“必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核心在于一个“变”字,变中有“破”有“立”、有“分”有“合”、有“转”有“归”。面对喧嚣与纷扰,船到中流、人到半山,需要我们同时间赛跑、与时代并进,需要我们强化信心、重构优势、付诸行动、抵达梦想。
  一、洞察国际时势的复杂性
  其一,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多个地区,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不断下调,需求不振成为一种长期存在。世界银行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5.2%;世贸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贸易增速将缩水18.5%;联合国预测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将急剧减少40%。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2020年中国服装行业经济运行出现边际改善,降幅持续收窄,但上半年生产、出口、投资、效益等主要指标仍位于负增长区间。
  其二,地缘政治冲突的深化,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当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美国强化对中国的战略遏制,“新冷战思维”正在形成,科技和经贸异化为政治工具。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也深受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受涉疆法案波及,美国对中国科技封锁的实体名单已包括了4家纺织服装企业。美国近期又发布了《新疆供应链商业咨询公告》,以政治化方式干涉国际采购。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脱钩杂音加大,全球供应链断链、失衡的风险居高不下。
  其三,多元文化关系的构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基于不同文化,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话语体系、信息的诠释方式和管理规则不同。不确定性的扩散,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社会交往变得更加难以预测,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以我们自身体验而言,产业层面的外交,信任机制的建立,作为一种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挑战的是有效的组织规范、公共信念和价值观的重塑。构建和谐的多元文化关系,对于消弭文化鸿沟,提高产业经济稳定性与可预期性,变得更加重要。
  二、把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性
  其一,新的生活方式,驱动生产方式变迁。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社会最-大的改变,就是社交隔离促进了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的线上化。加速转型,成为产业安身立命的必要路径。于供给侧,传统纺织服装供应链需要转向数字化、扁平化、共享化、柔性化、生态化。于需求侧,品牌需要从单一的实体门店,转向与电商PC端、电商移动端以及信息媒介的全客群、全渠道、全品类、全时段、全体验、全数据、全链路的融合。
  其二,促进融合发展,成为产业价值延伸的重要方式。从“个体时尚”到“泛时尚生态”的建立,伴随着时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机制的融合涌现,是时尚品牌、时尚设计师、时尚事件、时尚人才培养体系、时尚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时尚产业集群、时尚都市等一系列复杂时尚要素的综合集成,也是纺织服装作为主体的时尚产业与影视、音乐、金融、科技、饰品、旅游、城市建设等领域的融合发展与价值并轨。
  其三,实现高质量发展,须突破要素瓶颈。当前,服装产业在整个要素市场,包括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资源配置、流动层面仍存在不少障碍,要突破这些要素资源的障碍,“转”中有“升”,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发展,围绕“科技、时尚、绿色”的产业新定位,构建有智慧、有颜值、有灵性、有尊严的新制造文明、新商业文明与新消费文明
  三、建立数字转型的系统性
  其一,数字地缘竞争,正成为全球各国产业竞争的新手段。

  传统地缘政治中,军事力量是主要的决定因素,而在数字地缘政治中,核心科技和数据成为关键性因素。无论是美国对华为、中兴、中芯国际等企业的“断供”,还是中国提出的“安全可控”战略,以及欧盟所提出的“技术主权”,背后都意在通过垄断信息通信技术的供应链来构建自身的权力版图。未来,时尚产业是否也会遭遇数字地缘版图下,布局、占位数字供应链端口的硬核之争?我们需要对新的产业竞争手段,给予充分的心理准备,匹配新的能力建设。
  其二,数字化转型,正成为纺织服装产业创新驱动的新资产。
  以互联网平台、移动互联应用、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数字产业化”,正逐步发展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推动实体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产业数字化”新阶段。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正在赋予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以重要的发展机遇。
  以数据化和智能化为关键的商业更新,成为时尚品牌着力推动的 “新基建”。数字现实技术,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突破键盘和屏幕的禁锢,打破传统的空间界限,让人与底层技术进行自然、本能、甚至下意识的互动;认知技术则将人机互动个性化、场景化,通过定制化语言或图像信息,驱动业务流程,实现无人值守;大数据的运用,可以实现实时和按照地理位置追踪用户,跳出实体店铺驱动的固有时空限制,新商业环境下的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黏度,将变得“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所不联”。
  其三,数字化时尚,正成为中国服装品牌价值增长的新形态。
  在服装产业推动数字化时尚发展的进程之中,产品的智能度(IQ)和体验度(EQ)将起到关键作用。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全新的技能点,前瞻思考如何设计、制造和销售真正数字化的产品,传递更富个性化的体验,真正的挑战恰恰在于,我们能否将多样化的技术与企业发展基因进行有机适配,以点带面,由表及里。
  四、促进传统文化的当代性
  其一,当代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正催生产业多样态的文化景观。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异常多元化的文化生态,由此催生异常繁荣的文化景观。汉服、cosplay、街舞、涂鸦、动漫、游戏、蒸汽朋克、小众运动、电竞、直播……,这些活跃的亚文化群体,都是年轻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的“意义的追寻”。中国服装品牌要增强对新生事物的敏感性,捕捉文化景观的多面性,需要用新的设计语言和市场行为,来回应当下年轻人追寻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欲望和期盼。
  其二,当代文化风格的创意性,正激活传统产业资源的文化再生。
  传统手工工艺与现代生产方式在智能制造时代并非对立关系,而是良性互补关系——将机械化生产的科学性、精确度与手工制作的差异性、个性化进行有机结合,使机械化生产和手工技艺的特质在互补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当代创意文化将赋能传统产业资源的文化再生。
  其三,当代时尚品牌的影响力,正加强中国时尚文化的独特识别。
  文明史的显著特征之一,是随着不同文化因子的混合而发生互通互融。依托当代时尚品牌,将逐步实现中国时尚文化的独树一帜,要“各美其美”,体现中华美学精髓、传播中国哲学精神,形成具有中华优秀文化底蕴支撑的品牌气质;又要“美美与共”,符合世界进步艺术审美潮流,做出对全球时尚发展具有当代意义的表述和回答,体现对当代时尚的推动、创造和贡献。
   转型育新机,变革开新局。未来,我们要凝心聚力,做好四件事:
  一,聚力于更深层次的市场循环。
  构建完善的内需市场,需要疏通影响国内大循环的各种障碍点。2019年中国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按照发展经济学理论,一个经济体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时内需市场开始发力。但要充分释放内需潜力,需要拉动充分的就业,才能实现消费的发力。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对于纺织服装产业的就业拉动作用有充分而且持之以恒的认知;另一方面,服装产业应持续以创新创意创业、产品升级与市场再造引-领内循环,以数字经济与跨界合作赋能内循环,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与产业经济新增长点拉动内循环,以产融结合、城乡融合与人才融合疏通内循环。
  二,聚力于更高质量的产业体系。
  构建产业体系的生态,不是标榜一片树叶,而是要培植一片森林。经济学家蕾切尔·波茨曼曾提出一个“协作经济”的框架,他列出了产业经济活动的四个重要方面:协作生产、协作消费、协作金融、协作教育——即,围绕市场的基础,通过群体网络的驱动来引爆单体的价值。新商业文明时代的企业关系,由竞争逻辑转向共生逻辑。未来,应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纺织服装产业体系,推进行业5G应用、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与新的制造方式、商业模式的叠加,以推动产业发展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增强产业的整体机能和综合竞争力。
  三,聚力于更全方位的文化复兴。
  任何意义的认同与传播,不是灌溉,而是点燃。相同的心理基础、相似的审美标准以及发展价值观,为时尚文化的融合奠定了基础,这也将成为中国服装产业开启全方位文化复兴、获得更深层次价值认同的一个前提。未来,我们要不断做好中国设计,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态度,强化中国影响,中国服装产业的文化性格,是独立而独特、开明而开放、尚新而向善的。立足于后疫情时代,我们要避免经济格局上的被隔绝,以及文化地位上的被孤立,更要以实力提升价值,以尊严获取尊重,以当下永续未来。
  四,聚力于更负责任的发展模式。
  国家层面,IDI(包容性发展指数)已成为衡量国家发展质量的更佳标准,世界经济论坛提出应当由IDI来取代GDP。包容性发展指数的评估标准不仅包括经济规模、还有人口预期寿命、失业率、收入中位数、贫困地区、不平等率、居民储蓄率、碳排放强度等因素。经济层面,ESG(环境、社会与治理)表现成为市场投资价值的重要维度。需求的倒逼、政策的引导、资本的催化、技术的落地,使得绿色经济正在加速纳入中国服装产业的战略体系、生产体系、创新体系和价值体系。未来,我们应承担起更为广泛的社会责任,深化人本责任、环境责任、市场责任,推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我们坚信,未来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不会因众声喧哗而人云亦云,亦不会为短期波动所萎靡困顿。观念会进化,利益会一致,发展会理性,合作会深化。好的东西,自然会留下。这就是时间可以给予的所有的答案。

转自中国服装协会

联系我们

  •    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599号
  •    电话:0519-88817799
  •    邮箱:hld@czhld.com

关注我们

  • 华利达微信
    华利达微信
  • 华利达手机站
    华利达手机站
top
CopyRight © 2015 常州华利达服装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17632号  苏公网安备 32040102017366号 常州网络公司中环互联网网站建设  网站地图